2007年7月6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里,丰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峰与团队一起摇响股市开市钟 IC
特约记者 黄锴 北京报道
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设备均来自于德国。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德国上市比在美国或其他地方更好,因为它带来了多重效应,包括资金上、技术上,特别是品牌上的支持。
11月16日,来自中国福建的企业亚洲竹业登陆德交所主板,而亚洲竹业上市准备时间只用了5个月,快得令人咋舌。这是第二家在德国主板上市的中国企业。
去年,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在中国进行宣传时,与中德环保CEO陈泽峰不期而遇。正考虑让公司在境外IPO的陈泽峰听了介绍后,立即对赴德上市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年7月6日,中德环保顺利登陆德交所高级标准市场,成为第一家在德国主板上市的中国企业。陈泽峰则有幸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看似奇怪的选择”
中德环保的子公司是福建丰泉环保公司,通过海外构架的设立,丰泉的资产得以注入上市公司。IPO之前,丰泉公司在国内从事垃圾处理已有11年的历史。
垃圾焚烧听起来简单,却涵盖了十几门学科领域,包括环境、热工、新材料应用、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等等。垃圾焚烧的另一大特点在于,它是城市的配套功能,最小的投资也在几千万以上,大的投资要几个亿。丰泉是最早从事垃圾焚烧项目的公司之一,要寻求突破,最好的方法就是上市。
于是,早在2004年底,中德环保就有了上市的打算。
“我们当时考察了全球几个主要的资本市场,包括香港、新加坡和纳斯达克。最后选择到德国上市是非常偶然的,我至今仍觉得公司非常幸运。”陈泽峰表示。
对他来说,选择赴德上市的很大原因在于行业本身的要求。“众所周知,全球环保技术最强的地方是欧洲,特别是德国。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设备均来自于德国。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德国上市比在美国或其他地方更好,因为它带来了多重效应,包括资金上、技术上,特别是品牌上的支持。”
不久前,华尔街日报曾把中德环保的IPO比作一个“看似奇怪的选择”。在外界眼中,随着中国股市的大幅走强,国内股价可能比国外更高。不仅如此,一直以来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通常会选择纽约或伦敦的证券交易所。
对此,奥本海姆投行高级副总裁Carsten Klante解释道,中国企业上市时不会只看估值这唯一的因素。
中德环保在德国证券市场上的表现异常抢眼,共筹集资金1.09亿欧元,有300多家基金认购了公司的股票。欧洲的投资者95%以上都是机构,炒作的因素非常小,十几倍的超额认购率实属不易。到目前为止,中德环保的股价比上市时上涨了30%以上,与此相对的是,在德国本土上市的公司几乎百分之百跌破了发行价。
陈泽峰认为,中德环保股价的强势是一些机构投资者不愿放弃的缘故造成的。
中德环保的成功上市引起了另一家福建企业——亚洲竹业的重视。通过陈泽峰的牵线搭桥,亚洲竹业于11月16日在德国主板顺利上市,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依然不俗。
对亚洲竹业来说,赴德IPO同样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竹子对欧洲人来说是比较新鲜的事物,经过解释后欧洲人了解到,竹林是一种在很多特性上可以取代树木的资源,竹林的生长速度也比树木快得多。因此,当欧洲人意识到有对“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的投资机会时,他们非常愿意投资。
“欧洲的投资者很重视环保和资源,这就是为什么中德环保和亚洲竹业能有这么多的超额认购。”Carsten Klante称。
据悉,此次亚洲竹业公开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与另外一家中国竹林签订长期合同,以及目前竹林加工设备的扩充。另外,公司拟于2009年初建立生产竹子地板的工厂。
创新设计扫除障碍
根据证监会去年出台的政策,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必须有一个海外架构。而这项规定对于有意向去海外IPO的公司来说,是当前的最大障碍,有时甚至无法逾越。
不过陈泽峰并没有被公司的管理架构难倒,而是设计出了一套创新模式。“丰泉先是被一家香港的公司收购,成为香港公司的子公司。然后,我们又在德国汉堡成立了一家控股公司,汉堡的公司完全控股香港公司。实际上在德国上市的是那家汉堡的公司,即中德环保。”
也就是说,中德环保是丰泉公司的母公司,其核心业务全部在中国展开。此次,中德环保共拿出32.19%的股份上市,筹得1.09亿欧元。融资的净收入将主要用于集团业务扩展,其中包括投资兴建位于北京的第二个垃圾焚化设备生产基地。
亚洲竹业的做法则正好相反。亚洲竹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亚洲竹业集团的控股子公司。集团公司的注册地在德国,由福建新日鲜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立。此次赴德IPO采取了“小红筹”的方式,即民营企业在海外注册公司后上市,并通过反向收购将母公司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招股说明书显示,亚洲竹业最近三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79%,去年的营业额为1089万欧元,税后净利润高达394万欧元。今年上半年,营业额达537万欧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
今年6月起,亚洲竹业和奥本海姆投行开始了初次接触,到11月16日公司上市,整个过程仅用了5个月,如此惊人的速度在外界看来似乎不可思议。
事实上,这与德交所的上市审批制度密不可分。一般来说,在法兰克福上市的准备时间是4到6个月,相比之下,在香港上市需要10到12个月,美国由于塞班斯条例的限制,上市周期也要长很多。
“德交所在审批上市公司时,主要力度并非放在审查公司业务是不是合适,数据是不是达标,而是看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不是存在风险。如果这一点没问题,基本上可以批准公司上市。其他的诸如盈利和策略,则不是法兰克福证监会关注的重点,而是我们投行所要做的事。”Carsten Klante告诉记者。
到德国去
中德环保和亚洲竹业的成功使不少国内企业蠢蠢欲动。据Carsten Klante估计,明年德国的资本市场上会再出现6到8家中国公司。“我们银行正在接触的中国企业有二三十家,有些已经谈得比较深入,但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新的公司名字。”
Carsten Klante认为,欧洲投资者喜欢的行业包括环保、再生能源、医药和消费品等,而对于金融和地产,在国内或香港上市则能得到投资者更多的认可。奥本海姆重点关注的领域集中在环保、工业、汽车及其零配件。
美国必百瑞律师事务所主管合伙人陈永坚表示,除了品牌和在当地的知名度外,国际市场上的后续融资比A股更容易。显然,企业上市后不仅需要第一轮融资,还要后续资金来适应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
不过赴德上市也有两处明显的“硬伤”,首当其冲的是语言障碍。“许多中国企业家平时很少讲英文,同海外的金融机构和记者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同时,欧洲在他们心目中比较遥远,文化上也有差异,所以在时间的消耗上就比较多。”
另一个挑战是会计准则的差异。国内的会计准则和德交所要求的国际会计准则不同,公司上市前需要把它的财务数据转换成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数据,这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程。不过有专家指出,国内的会计准则在近两三年里进行了不少修改,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出入正在逐渐缩小,因此这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于近年来的“海外上市热”,天泉投资CEO陈镇洪称,境外上市的成本非常高,前些年有40家企业赴澳大利亚上市,现在几乎全都销声匿迹。除了语言和会计准则外,监管也是一个问题。目前有不少中国企业,在A股没有被停牌,在H股却被停牌了,这是因为不了解上市的条例造成的。因此,企业家在选择海外上市时,必须考虑成熟。
(注:本网在此转引公开发表的资料,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原文的观点,本网也不对原文的内容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