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拟上市银行来说,IPO可以说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考试”——从报名并提交资料(受理环节)到笔试(反馈环节),再到面试(发审会审议),个中严谨,可想而知。
随着今年5家拟上市银行相继过会,2016年以来“成功闯关”发审会的银行已经达到15家。据《证券日报》记者独家统计,自从2016年6月份以来,成功通过IPO发审会的15家银行在发审会“面试”环节共被询问64个大问题,平均每家银行需要回答约4.2个问题。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伴随着“强监管”的持续,发审会近期对于拟上市银行所面临的新增行政处罚风险关注度明显提升。
面试“必考”:
厘清股权关系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自从2016年6月份以来,成功通过IPO发审会的15家银行,在“面试”环节共被询问64个问题。
其中,贵阳银行被问及的问题最多,共7个;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无锡银行则相对轻松,每家银行只需回答2个大问题,就拿到了A股“通行证”。从今年的情况来看,郑州银行、长沙银行、青岛农商行、青岛银行、西安银行均被问了5个问题。
据本报记者观察,与上市银行再融资审核略有不同,发审会对于拟上市银行的股权关系的关注度非常高、而且审核非常细致。
如果拟上市银行在上会前发生多次减资、增资、债转股、股权转让等股权、股本变动,存在部分未确权的不适格股东,监管通常会要求银行说明情况;对于一致行动人的认定,监管部门可能也需要银行对于“历史上相关企业表决不一致的情形”进行说明;对于无实际控制人的表示,发审会会结合拟上市银行“股权结构、董事提名委派、董事会构成、高管聘任、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判断相关银行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依据是否充分。
新增关注:
“吃罚单”缘由
除了股权关系以外,发审会首先对拟上市银行的经营业绩变动态势、资产质量最为关注,15家银行中,逾10家银行被要求对业绩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和疑点进行解释。此外,发审会对银行理财产品、应收款项类投资、表外投资等各类产品的运行情况也十分重视。
15家银行中,有10家银行被询问了相关问题;其中,一家城商行在发审会仅被问及的两个问题中,就包括了理财相关事宜。发审会的问题可谓事无巨细,询问银行“是否充分了解理财产品投向的底层资产”、“是否存在集中兑付等重大风险”、“是否存在资金池”、“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不过,在各类问题中,发审会近期对于拟上市银行所面临的新增行政处罚风险关注度明显提升。多家拟上市银行被发审会问及“报告期内历次行政处罚是否涉及重大违法违规”,或“现有业务中是否存在较大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违规并且面临整改”之类的问题。
近年来,在商业银行收到的众多罚单中,涉及拟上市银行IPO“窗口期”以及新上市银行的罚单受到了热议。从监管动向来看,拟上市银行违规的成本可能会增加。
此外,发行人股权结构和高管团队的稳定性、透明性,拟上市银行涉及重大诉讼的情况,关联交易的合规性,不良债权转让的决策过程,银行对房地产行业发放贷款余额持续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等问题也是发审会关注的焦点。
点击查看>>>新股申购中签攻略 新股申购表 新股上会情况一览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