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用户名: 密码:  
  ·中文版 ·英文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 海外上市申请 海外上市动态 国企海外上市 国际财经 国内财经 政策动态 高端访谈
新闻 海外上市研究 国内上市动态 民营企业上市 中小企业 财富故事 企业之星 创业指南
会议 海外上市法规 海外上市案例 海外交易所 服务机构 风险投资 并购重组 私募融资
培训 海外上市博客 海外上市百科 上市公司人才 常见问题 图片新闻 视频播放 留 言 板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交易所高层访谈
 

纳斯达克中国首代:纳市上市成本比A股高

  录入日期:2007年10月9日   出处:北京晨报        【编辑录入:本站网编】

科技时代_纳斯达克中国首代:纳市上市成本比A股高
徐光勋认为,中国互联网股在纳斯达克表现优异是因为有中国每年两位数的GDP增长做后盾。

  晨报记者 田野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过了10多年的等待,纳斯达克终于盼来了在北京设立代表处,也诞生了首任代表徐光勋。不过,徐光勋出现的时机并不幸运,A股的吸引力近期已超过港股,对中国企业而言,纳市的资本光环已远没有本世纪初闪亮。对此,徐光勋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心态平和,“我不会泄气”,“在中国不担心没生意可做”。

  纳斯达克上市成本比A股高

  记者:您能否比较一下在中国、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上市的成本?

  徐光勋:从绝对数字看,纳斯达克的上市成本是比中国境内高,也比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都高,但是因为衡量的时候都是定性、定量分析的,相信大家能得出一个合理、客观的结果。

  记者:具体怎么分析?

  徐光勋:相对来说,世界上所有的证券交易所都做不到像纳斯达克那样广泛、有深度的服务和产品。我也关注亚洲的国家,它们在好多方面几乎没有服务。

  记者:怎么评价纳斯达克如今的状态?

  徐光勋:纳斯达克是高增长的,也是很年轻的,年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记者:怎么弥补这种“毛糙”?

  徐光勋:为什么纳斯达克推出了那么多服务和产品,为什么派出专人来中国服务,这正是纳斯达克和其他交易所在中国的区别。

  就怕让上市公司不高兴

  记者:代表处现在的情况怎样?

  徐光勋:从程序上说,我们有3个月做准备工作,从2个人扩充到5个人。我的主要任务包括每年走访已经上市的公司,倾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满意是最重要的。

  记者:今年以来中国A股融资的规模已达到160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你们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如何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

  徐光勋:第一,我不会泄气,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过去的方式来服务中国的公司。第二,尽管是这样,中国的这张“饼”肯定会做得越来越大,这个生意是做不完的。我在中国不担心没生意可做,就怕上市公司说我们做的事让他们不高兴。

  记者:纳斯达克49家中国上市企业当中,有5家和太阳能概念有关的企业,为什么表现都不如在纽交所上市的尚德?

  徐光勋:有些人也问过为什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波动大一些。从理论角度上说,规模大、波动小。纽交所上市的全部是国有企业,而我们的相对规模比较小,没有可比性。

  中国IT公司在纳市都很健康 

  记者:中国互联网股票在纳斯达克的表现如何?

  徐光勋:我很骄傲地讲到百度的市值超过了一百亿美元,股价超过了300美元大关,短短3个月超过300美元。有人说是碰运气,但是如果你没有做好跟美国投资者的基本关系,那股价反映出来就不会那么热烈。

  记者:中国互联网股票现在有如此表现,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徐光勋:总的来说,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纳斯达克还是很健康的,增长速度也是很快的。原因就是中国有每年两位数的GDP增长做后盾。

  记者:可否预测未来两年中国企业上市的前景?

  徐光勋:第一是中国企业去美国的制度约束,大家从这一两年的趋势看并没有受到影响。第二是企业知道做好了信息披露,会更受美国同行的欢迎,从而股价更好。

  记者:但中国企业更希望减少在纳市的融资成本。

  徐光勋:大家知道美国正在努力改进相关措施,使外国公司更方便容易地到美国上市,直接结果将是减少一半的成本,我也很期待相应改变能早日出台。   

    相关报道:


上一篇:孙杰:两地交易所整合是大趋势 进并购操作尚早
下一篇:香港证监会孙杰:中国资本市场仍面临三大挑战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无标题文档
相关搜索
Google
搜索海外上市 搜索本站文章
关于我们--主要业务--广告服务--联系方式

环球财富  中国海外上市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现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南里
Add: Dashanzi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E-mail: 京ICP备16019000号